close
健走防骨鬆 跨出完美幅度4要領
華人健康網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 – 2014年10月7日
研究發現,適度健走可提升骨質密度,並能訓練骨骼強度。
運動不足,小心骨質流失快速!研究發現,適度健走可提升骨質密度,並能訓練骨骼強度;醫師提醒,
健走是最容易的負重運動,
健走速度範圍應為每小時4到6公里,
約每分鐘90步至120步,
且要抬頭挺胸、
手肘彎曲90度,
步伐大小適中,
以及保持愉快心情等4要領,才能掌握「超感動節奏」快樂防骨鬆。(影音/攝影記者張世傑)
健走不是散步 關鍵在運動強度
美國研究指出,
每小時至少要走4.8到6.3公里,每週5天,
每次健走距離至少要4.8公里,
持續15週後,才會有效。
骨鬆易導致骨折 男女都有風險
陳芳萍醫師強調,不管是預防或者是改善骨質疏鬆症,一定要充足攝取鈣質、維生素D,才可以保存骨本。另戶外運動也是很好的保健途徑,因為運動可以刺激骨頭的生成,而日光也能幫助身體維生素D的形成,當然要保護好自己避免運動傷害。
超感動健走節奏 保持快樂心情
正確的健走姿勢應抬頭挺胸,保持頸部與肩膀放鬆,雙手微微握拳、手肘彎曲約90度,手臂自然前後擺動帶動步伐,跨步時腳尖踢出的幅度勿過大,步伐過大過小都不正確,
用正確的健走姿勢可以省力又避免運動傷害。
【陳芳萍理事長建議】:
「掌握超敢動節奏+每日兩杯高鈣牛奶」能有效提升總骨密度,其中乳製品被認為是含鈣量最多的補鈣來源,如牛奶中的乳糖和酪胺酸的成分可促進鈣質吸收,預防骨鬆;另外,高鈣奶粉中添加維生素D、鎂和鋅等多重營養素,都能夠促進鈣質吸收,保存骨本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