伸展是熱身一部份
其實,這些爭議來自,過去將熱身和伸展混為一談,以伸展取代熱身。
熱身是為了提升心跳率、心輸出量、深層肌肉溫度、呼吸量、調節四肢血液,加大肌肉延展能力等部份,伸展則涉及肌肉長度、鬆緊的改變,能夠增加肌肉柔軟度,「伸展是熱身的一部份,不能單獨當作熱身,」陽安格指出。
最新趨勢則是,
運動前先熱身,再做動態伸展,幫助提高體溫,
運動後再做靜態伸展。
不同運動種類需要的動態伸展不太相同,都會啟動人體的本體感覺中的肌梭與高爾肌腱器縮放,能增強肌肉的力量,提高運動表現,陽安格解釋。
史丹佛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費德瑞克森(Dr. Michael Fredericson)進行的研究顯示,在拉長肌肉和結締組織上,動態伸展比靜態伸展更好,在減少傷害和預防疼痛上更有效率。
先動態伸展,運動完再靜態伸展
以跑步為例,熱身時可以先用輕鬆的速度慢跑3~5分鐘,再做動態伸展5~8分鐘,總共10~15分鐘,熱身完成,等待跑完步後,再做靜態伸展。
相較於跑前拉筋,
現在對運動後的恢復伸展愈來愈重視,透過伸展或冰敷避免延遲性肌肉痠痛產生,陽安格指出。因為跑後伸展可以讓血液回流,消除肌肉疲勞、乳酸堆積,避免緊繃,如果沒有做好冷卻與再伸展,久而久之肌肉將緊繃受傷,肌肉束也會變粗。
陽安格指出,跑步結束後15分鐘內的伸展效果最好,可以提升肌肉筋膜柔軟度,降低肌肉痠痛產生,而且效果持續24小時。做好靜態伸展,能讓你下一次的運動表現更好,現在就穿上你的跑鞋吧。
跑前動態伸展
踮步抬腿跑
用手帶動腳,腳跟推蹬地面,以跳躍的踮步感抬腿跑步。
高抬腿跑
抬腿跑加上高抬腿動作,跑時腳跟處有抓地感。
彈跑
原地交錯腳跳。
標準抬腿跑
原地抬腿跑步,訓練下肢敏捷。
※tip
抬腿時,足底往地面推蹬是重點,鍛鍊跑步的節奏和穩定感。
跑後靜態伸展
手部三頭肌伸展
左右各1次,達到輕微緊繃的程度即可(左右各15秒),伸展三頭肌肩關節。
大腿後肌伸展
左右各1次,伸展腿後肌,腳跟90度朝上(左右各15秒)。
髖關節鼠蹊部伸展
活動髖關節周邊鼠蹊部肌群,腳跟合併,身體維持平衡15秒。
放鬆甩臂
放鬆肩、背關節,左右甩動手臂,目的是放鬆身體,消除跑後疲勞,左右甩動約3分鐘。
放鬆甩手
手放鬆,往左右肩上甩,目的是放鬆肩臂關節,左右甩動約3分鐘。
上身緩和
手持大毛巾,拉開肩胛骨,上、下、左、右、中間各轉一圈,全身性放鬆,各停留10秒,可做5分鐘。